高中三年级数学必学五要点复习提纲

点击数:599 | 发布时间:2025-07-17 | 来源:www.huibimian.com

   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《高中三年级数学必学五要点复习提纲》的文章,供大伙学习参考!

    集 合
    一.
    1.集合的意思与表示
    (1)通过实例,知道集合的意思,领会元素与集合的“是”关系;
    (2)能选择自然语言、图形语言、集合语言(列举法或描述法)描述不一样的具体问题,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用途;
    2.集合间的基本关系
    (1)理解集合之间包括与相等的意思,能辨别给定集合的子集;
    (2)在具体情境中,知道全集与空集的意思;
    3.集合的基本运算
    (1)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意思,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;
    (2)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意思,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;
    (3)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,领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定义有哪些用途
    二.
    有关集合的高考考试考试试题,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,近年考试试题加大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,并向无限集进步,考查抽象思维能力,在解决这类问题时,应该注意借助几何的直观性,注意运用Venn图形解析题办法的练习,注意借助特殊值法解题,加大集合表示办法的转换和化简的练习。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,分值5分。
    预测2025年高考考试将继续体现本章常识的工具用途,多以小题形式出现,也会渗透在解答卷的表达之中,相对独立。具体题型估计为:
    (1)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;
    (2)热门是集合的基本定义、运算和工具用途
    三.
    1.集合: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块成为集合
    (1)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,若a是集合A的元素,记作 ;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,记作 ;
    (2)集合中的元素需要满足:确定性、互异性与无序性;
    确定性: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,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,则或者是A的元素,或者不是A的元素,两种状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;
    互异性: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,指是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(对象),因此,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;
    无序性:集合中不一样的元素之间没地位差异,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;
    (3)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、描述法或图示法;
    列举法: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,写在大括号内;
    描述法: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,写在大括号{}内。
    具体办法: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(或变化)范围,再画一条竖线,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备的一同特点。
    注意: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,应该依据具体问题确定使用哪种表示法,应该注意,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,不适合使用列举法。
    (4)常用数集及其记法:
    非负整数集(或自然数集),记作N;
    正整数集,记作N*或N+;
    整数集,记作Z;
    有理数集,记作Q;
    实数集,记作R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(https://www.scxhcf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

  • 国家人事考试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